005
】
抵达北极黄河站,是在经历了几十个小时的飞行和破冰船航行之后。
当我踏上那片名为新奥尔松的土地时,我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。
目之所及,皆是纯白。
巨大的冰川在远处沉默地矗立,像沉睡的白色巨人。天空是一种清澈到近乎透明的蓝色,干净得没有一丝杂质。
空气冷冽,吸入肺中,带着冰雪的味道,也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自由。
这里,就是我未来二十年的家。
科考站的生活,比我想象的更艰苦,也更纯粹。
这里没有网络,没有娱乐,与外界的联系只有每周一封的卫星邮件。
我们每天的工作,就是穿着厚重的防寒服,去野外采集冰芯样本,监测大气数据,分析生态变化。
工作是枯燥的,环境是恶劣的。
零下四十度的低温,足以冻僵人的四肢和意志。长达数月的极夜,会让人的精神濒临崩溃。
和我同批来的几个年轻研究员,不到半年,就哭着闹着要回去。
但我坚持了下来。
我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,我学习驾驶雪地摩托,学习维修仪器,学习在暴风雪中辨别方向。
我像一块海绵,疯狂地吸收着所有能让我在这里活下去的知识。
当身体被疲惫填满时,心脏的那个空洞,似乎就不那么痛了。
站里的老前辈都很照顾我,他们叫我念念,说我像他们远在家乡的女儿。
他们教会我如何在极夜里保持乐观,如何在孤独中寻找乐趣。
我们会围着炉火,喝着烈酒,分享各自的故事。
我们会在天气好的时候,开着雪地摩托去追逐极光。
我第一次看到极光的时候,整个人都呆住了。
那是怎样一种无法用语言形容的壮丽。绿色、紫色、粉色的光带,像巨大的绸缎,在漆黑的夜空中流动、变幻、舞动。
那一刻,我感觉自己的灵魂都被洗涤了。
在这样宏伟壮阔的自然面前,人类的情爱纠葛,显得多么渺小,多么不值一提。
我开始写日记,记录我的工作,记录北极的风景,记录我的心境。
我不再想起陆泽言,不再想起林晚晴。
那些爱与恨,都被我埋葬在了滨城的那个夜晚,埋葬在了这片万年不化的冰川之下。
我以为,日子就会这样平静地过下去,直到我变成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太太,和这片冰雪融为一体。
直到一年半后,他的到来,再次打破了我用冰雪筑起的世界。
【


